订阅邮件
快捷导航

回家吃饭何时变得这样难? 透视国人“饭局社交”

[复制链接]
查看: 3374|回复: 7
发表于 2012-8-31 2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鸿门宴”到“杯酒释兵权”,“饭局”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个源于宋代、充满刀光剑影的词汇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解读,流行于各个阶层
编者按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饭局,更趋普遍性。从出生、升学到开会、开业,披着人情外衣的饭局堂而皇之地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主角,并迅速被复制、传播。置身其中的人们在“享受”饭局的同时,也在“被饭局”。长此以往,在这个方寸之地上轮番上演的各种“局”也让绝大多数人疲于奔命。
  觥筹交错间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于今更甚。人们不仅患上了社交疲劳症,也吃出了一身的毛病,更让人忧心的是这种极具传播性的畸形“病毒”,在扭曲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冲击、影响着社会的价值体系。
  A 一半清醒一半醉
  关系、资源、人脉?这是时下一些人衡量人们成功与否的标志,当这种病态的思维方式遭遇餐桌文化,“饭局”也成为现阶段国人社交的主要方式之一。
  王冰(化名),某公司的区域经理,在圈内,是个一呼百应的“领军”人物,多年的从业经历,从一开始的滴酒不沾到现在的“海量”,随着酒量的见长,王冰的业务也蒸蒸日上。
  圈内的朋友、公司的领导、业务对口单位的领导、跟他业务有关联的相关人士,统统都在他的应酬范围内。他每天的工作重点就是陪吃、陪喝、陪玩,省城各个饭店的特色、价格在他心里有个小账本。而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半清醒一半醉”。
  无酒不成席,这是饭局中的铁律。酒是饭局中的 “杀手锏”。“饭局开始,大家共饮三杯,之后便开始轮番劝酒。”混迹于各种饭局的王冰深谙此道,“为了使对方多喝,劝酒的理由稀奇古怪,罚酒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
  总之一句话,饭局上不把你喝好了誓不罢休。这里的好,多数情况下都得别人搀扶着才能回家,直接醉倒在酒桌上的更是见怪不怪。“前几天,一晚上赶了三个饭局,晚上回去胆汁都快吐出来了,幸好朋友把我及时送到医院打点滴。”这件事让王冰很没“面子”。
  “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钱钟书对此有精辟的见解。而这样的饭局每天都在各个酒店上演。
  曾经发布的 《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最新的社交趋向,其中,“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在这项调查中,选择 “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到46%。
  对中国人来说,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易中天说,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并不是中国人好吃,而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使然。
  逢年过节期间,饭局更为频繁,省城某机关的潘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有单位间互请的,下级请上级的,企业请的,内部科室互相请的……无非是联络感情。天天都有饭局,每晚都应酬。”
  最为尴尬的是,他的酒量有限,胃也不争气,就喜欢吃点家里做的粗茶淡饭,在酒店吃饭总觉得不合胃口,还得喝酒,最后饭菜没吃几口,酒倒灌了一肚子。“说归说,但每年的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去吃请。不管在哪里,人情关系都是很重要的,至少你不能让人说你不近人情吧,否则还怎么在社会上混。”这种类同于大多数人的想法,让他很累、很无奈。
  太原市府西街某酒店是省城比较高档的饭店。这里是一些单位举行大型会议、宴会的定点酒店。
  “一般的酒席并不是很奢侈,大多属于工作餐的标准,”酒店工作人员说,“而豪宴多是一些企业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是几千元,几万元一桌的也很平常。”
  饭局上,请客的、被请的实属无奈,而跟着“蹭”局也挺累。
  张丽(化名)也是个“老江湖”,曾多次跟着父亲参加各种宴会,一路下来,各种美味佳肴已经变得模糊,而饭局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规矩倒学了不少。
  “每次都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出丑,说话得轻声细语,吃饭得细嚼慢咽,还不能出声,这事关自己淑女的形象。一顿饭下来,浑身的毛孔都觉得累,爱吃的菜不能多吃,多会儿都得赔着笑脸,还吃不饱。”这样的饭局,让她觉着自己都不是自己了,从头开始就在“装”。“也不知他们天天吃饭,吃个啥劲,远不如自己在家吃的舒服,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干啥就能干点啥。”
  现在,饭局已经无孔不入,学校也未能幸免。学生考试不及格、迟到、旷课次数过多、打架等等,只要犯了事亦靠饭局摆平老师,免受处罚。
  “饭局的档次往往跟事情的轻重、被请者的社会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越紧要的事情、越重要的客人,饭局档次也就越高。”太原市某饭店负责人笑谈,“朋友聚餐,一般会选择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大家吃的比较舒心。”
 “自笑平生为口忙,朝朝事业总荒唐。许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车尘马足旁。”这首清末吾庐孺的《京华慷慨竹枝词·饭局》同样也道出了现代人 “赶”局的无奈味道。

  “70后”的刘明是公务员,他认为,饭局累,累不在饭,累在局。刘明说,目的单纯仅吃个饭,这饭吃的就叫“饭”,而如果请客吃饭带有目的性,这个饭就叫“局”。在这样的饭局上,通常并非都是熟人、朋友,与饭桌上不相熟的人一起吃饭,琢磨着该说什么话题,说什么话合乎时宜,吃着饭还得考虑礼数周到,这个过程确实很累。再加上自己不胜酒力,不想喝,有时还得违背自己的意思喝,喝了又极其不舒服,非常后悔。但下一次遇到类似的场合,又必须得喝。即便自己不喝酒,看着别人推杯换盏,一顿饭几个小时也吃不完,也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情。
  在省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国栋,最发愁的事是中午有人请吃饭。他的孩子正读高三,为了保证孩子能吃好,每天中午他都要回家给孩子做饭。有时朋友相邀,他实在推不过,就提前回家把饭做好,再匆匆忙忙往饭店赶。坐到饭桌前,少不了因为迟到轮番罚酒、敬酒,吃饭间还惦记孩子有没有午休,午休有没有睡过头,饭后又得赶到单位上班。张国栋说:“比起自己做好的香喷喷的饭,比起饭后还能轻松午休,在外参加个饭局,实在是累,但还必须去,俗话说‘请客不到羞主呢’,说啥也得给人家个面子。”
  饭局本身就很累人,如果遇到“赶”局,更累。太原市民郝小龙性格豪爽,人缘不错,常常奔波在饭局中间。郝小龙说,遇到有和自己关系都不错但又是两个 “圈”里的朋友,如果自己做东,就错开时间,错不开时间就安排在一家酒店的两个包间,但事情往往并非如此。一次,同学的聚会刚开场,他还没吃两口,就赶紧敬酒告退,赶到朋友的饭局中,又喝酒认“迟到”之罚。至于吃饭,朋友这头已是残羹冷炙,没吃几口,大家又去K歌。半夜回到家,才觉得晚上吃了两顿饭都没吃饱,最后还是煮了包方便面。郝小龙无奈地说:“没办法,都是朋友,哪头都要照顾到。”
  对于饭局现象,太原市民魏俊才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比较讲究吃的民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该有相应的改变。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富足,肉食多了,营养多了,肥胖症等各种病症也多了。科学限定每日的饮食需求是健康的保证,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饭量、酒量究竟有多大,自己的极限是多少。劝酒是中国饭局的特色,时下,在一些地方,喝酒已不再强劝,听随其便,这也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
  针对大多数人在饭局中的面子心理,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罗锦秀说,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其实是一种从众心理。事实上,去不去吃饭,喝不喝酒,不应该成为衡量对人尊重、重视与否的惟一标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应倡导文明健康的饮食文化,学会在如何不伤害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前提下,慢慢地享用美食的味道,品味美酒的醇香。
 “自笑平生为口忙,朝朝事业总荒唐。许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车尘马足旁。”这首清末吾庐孺的《京华慷慨竹枝词·饭局》同样也道出了现代人 “赶”局的无奈味道。

  “70后”的刘明是公务员,他认为,饭局累,累不在饭,累在局。刘明说,目的单纯仅吃个饭,这饭吃的就叫“饭”,而如果请客吃饭带有目的性,这个饭就叫“局”。在这样的饭局上,通常并非都是熟人、朋友,与饭桌上不相熟的人一起吃饭,琢磨着该说什么话题,说什么话合乎时宜,吃着饭还得考虑礼数周到,这个过程确实很累。再加上自己不胜酒力,不想喝,有时还得违背自己的意思喝,喝了又极其不舒服,非常后悔。但下一次遇到类似的场合,又必须得喝。即便自己不喝酒,看着别人推杯换盏,一顿饭几个小时也吃不完,也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情。
  在省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国栋,最发愁的事是中午有人请吃饭。他的孩子正读高三,为了保证孩子能吃好,每天中午他都要回家给孩子做饭。有时朋友相邀,他实在推不过,就提前回家把饭做好,再匆匆忙忙往饭店赶。坐到饭桌前,少不了因为迟到轮番罚酒、敬酒,吃饭间还惦记孩子有没有午休,午休有没有睡过头,饭后又得赶到单位上班。张国栋说:“比起自己做好的香喷喷的饭,比起饭后还能轻松午休,在外参加个饭局,实在是累,但还必须去,俗话说‘请客不到羞主呢’,说啥也得给人家个面子。”
  饭局本身就很累人,如果遇到“赶”局,更累。太原市民郝小龙性格豪爽,人缘不错,常常奔波在饭局中间。郝小龙说,遇到有和自己关系都不错但又是两个 “圈”里的朋友,如果自己做东,就错开时间,错不开时间就安排在一家酒店的两个包间,但事情往往并非如此。一次,同学的聚会刚开场,他还没吃两口,就赶紧敬酒告退,赶到朋友的饭局中,又喝酒认“迟到”之罚。至于吃饭,朋友这头已是残羹冷炙,没吃几口,大家又去K歌。半夜回到家,才觉得晚上吃了两顿饭都没吃饱,最后还是煮了包方便面。郝小龙无奈地说:“没办法,都是朋友,哪头都要照顾到。”
  对于饭局现象,太原市民魏俊才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比较讲究吃的民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该有相应的改变。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富足,肉食多了,营养多了,肥胖症等各种病症也多了。科学限定每日的饮食需求是健康的保证,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饭量、酒量究竟有多大,自己的极限是多少。劝酒是中国饭局的特色,时下,在一些地方,喝酒已不再强劝,听随其便,这也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
  针对大多数人在饭局中的面子心理,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罗锦秀说,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其实是一种从众心理。事实上,去不去吃饭,喝不喝酒,不应该成为衡量对人尊重、重视与否的惟一标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应倡导文明健康的饮食文化,学会在如何不伤害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前提下,慢慢地享用美食的味道,品味美酒的醇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9-1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9-1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不容易啊 ~~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10-21 04: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党和人民的关爱~~~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10-21 04: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11-4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__^*) 嘻嘻……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11-4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要`~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发表于 2012-11-4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维卡官网:www.onelife.e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18-2020  One生态中文学习网  Powered by©onelife     豫ICP备12023128号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