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天下互动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有清一代,我国南方数省及海外华侨中活跃着一个民间秘密会党——天地会,其名取意“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会内则通称洪门。
经典香港黑社会影片《古惑仔》(资料图) “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涂炭,又结秘密团体,以求光复祖国,而洪门之会设也。何谓洪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取以为名……始倡者为郑成功,继述而修整之者,则陈近南也。”
——陶成章《教会源流考》
早期洪门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政治色彩鲜明、民族意识强烈。康熙、雍正期间,人口剧增、耕地大减,无数农民破产流离异乡,生活极不安定,游民的生存备受威胁,精神上渴望归属于世俗共同体,于是三五成群,异姓结拜,“一人有难,大家相帮”,天地会应运而生。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洪门在抗击外国侵略者斗争中举足轻重。辛亥革命后,洪门势力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情势下仍有发展,在维护平民经济利益、开展某些经济政治斗争中仍起到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日益沦为走私贩毒、为非作歹的江湖恶势力,成了大小军阀、失意政客争夺利益的工具。
1949年后,随着破产劳动者失业队伍的解体,天地会失去广泛存在的社会基础,大陆的帮会势力逐渐消亡。
三合会
乾隆时期,天地会(洪门)组织基本瓦解、转入地下。
19世纪30年代,由广西边陲至广州一带(包括梧州、肇庆和佛山),兴起由团练、市镇民团及村民组成的互保民间组织,均自称洪门子弟。鸦片战争后,珠江水系民心思变,多股民间洪门武装势力形成反政府团体“三合会”,在两广发动“洪兵起义”。
不同地区三合会互不统属,流传历史亦不相同。基于生活需要,形成各社团自保的局面,能力大的社团收取地方保护费,包括一切娱乐场所,如戏院、斗狗场、斗蟀场、赌馆、麻雀馆、妓院、大烟馆等,都是他们收取保护费的对象。
早在道光年间,港英政府就应清朝要求,颁布《压制三合会及其他秘密结社》法令,封杀围剿三合会活动。
二战后,三合会演变为香港传统江湖秘密结社的统称,全港三合会成员逾50万人。如今,在香港自称三合会成员、身为三合会成员、使用三合会组织名称,已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最高刑罚监禁7年、罚款25万港币。
在世界范围内,“三合会”泛指华人黑社会组织。
早期本土黑帮
从19世纪50年代起,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已具雏型,各行业雇员渐多,尤以西环、上环的搬运工为多。搬运工大部分是海丰或东莞人,双方经常为争夺生意发生械斗。由于华人警察中亦有不同籍贯人士,为维护同乡利益,便对打斗听之任之,不予干涉。自此,搬运工为保障自身利益、抗拒外人欺侮而纷纷成立各自帮会,有的以同乡为招揽,有的以同业为依归。
至1858年底,香港成气候的帮会有:
“东字会”——东莞人的苦力组织;
“万安堂”、“福安社”及“太平山体育会”,均与内地洪门有联系;
“中和堂”——日后“和”字号三合会始祖;
“青年国术社”——洁净局苦力组织;
“全”字号——由小贩及油蔴地艇户组成;
“胜”字号——客家人帮会,其后客家人逐渐参加潮州人团体;
“联”字号——由海军船坞工人及打字匠组成。
此外,当时香港还有一个更古老的秘密组织:“福义兴”(又名“义兴公司”)。它以商户身份为掩护,半公开活动,主要为福建的洪门组织“万宝山”向港澳侨胞募捐,实际上是中国大陆洪门在香港的分部,不参与港内洪门组织活动。几十年后,“福义兴”逐渐演变为纯粹的潮州帮,是如今潮州帮三大黑社会组织中最具势力的一环。
“二战”后
战争刚结束,香港百废待兴,政府无暇顾及黑社会,黑社会开始招兵买马,最先恢复活动的是“和安乐”,其次是“福义兴”。经过争抢,各帮派大致划定各自控制的地盘。
九龙方面:
“和安乐”——控制旺角地区
“和胜和”——控制深水埗北河街以北地区
“和胜义”——控制佐敦道以北油麻地地区
“联英社”——控制官涌以至尖沙咀地区
“福义兴”——土瓜湾以迄九龙城地区
香港方面:
“单义”——湾仔地区
“和合图”——中环地区
“和胜堂”——西营盘以迄薄扶林地区
“新义安”——铜锣湾以迄筲箕湾地区
“同新和”——湾仔部分及西环部分地区
这种某一组织控制某地区的形态称为“陀地”。帮派势力有升有降,其陀地亦会相应扩张或缩小。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1950 年左右。
不速之客
1949 年春,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军统头子毛人凤为日后卷土重来,授意部下联系两广各洪门组织。
曾任国民党第93师连长的葛肇煌,受命在广州再设“洪发山”,重建“内八堂”,并把南宁“大洪山”易名“洪发山”合并,这就是“十四K”的前身。十四,是指十四K的发源地——广州市宝华路14号;“K”是国民党(KuoMinTang)的首字母。
广州解放前夕,葛肇煌带着各堂香主、心腹逃到香港,不久自己到台湾“归队”,剩下的人马便成为“十四K”的开山祖师。
“十四K”在港设坛立舵之初,自视“洪门”正统,公开承认效忠国民党,政治色彩浓烈,因而与本土黑帮格格不入。前者自认“不是猛龙不过江”,后者则强调“强龙难压地头蛇”,时常火并,势同冰炭。
“十四K”在香港占有一席之地后,迅速扩容,1960-1990年间,十四K曾拥有20万会员,成为全球华人三大帮会之一,更曾被认为是“全球最大黑帮”。
70年代初期,十四K扩展至欧美各国唐人街及东南亚地区。台湾黑社会大派系“潮帮”的执牛耳者,就是“十四K”成员;日本在1973年以后发现“十四K”组织;澳门黑帮势力中最强者亦为“十四K”组织。
龙头老大葛肇煌1953年病逝后,帮会便一直四分五裂。葛肇煌死后由其子葛志雄接手,葛志雄到台湾时,曾受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接见,陈诚还给他颁发了勋章。葛志雄实际只是精神领袖,36个“字堆”早已各自为政,再没有举行过正式的老大选举。
大圈仔
所谓“大圈仔”是指由大陆来港的犯罪人物。
严格说来,“大圈仔”不是香港的黑社会组织,因其本身没有正式组织,更没有明确的规条戒律,也没有一致认同的文化。这一名号,是香港黑社会圈内人物和媒体的戏称。
从上世纪70 年代起,部分来自大陆、偷渡入境的青少年,没有香港居民身份证,找工作、做生意或求学路路难通,迫于生计而干上了为非作歹、鸡鸣狗盗的勾当。这些青少年多数有红卫兵时“文攻武斗”派系斗争的经验,进行非法活动时毫不逊色于“陀地”人物,其狠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香港黑帮也不敢小看他们。因此,“大圈仔”与本地黑社会就有了非常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大圈仔”作案凶狠而不守规矩,扰乱黑世道的“太平”,本地黑帮会在某些情势下协助警方打击“大圈仔”;另一方面,由于“大圈仔”很“烂命”(粤语,不要命),本地黑帮也会利用“大圈仔”去做一些他们不愿冒险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有争斗,又相互勾结,相互利用。
标签:黑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