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天下互动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 [" h6 M8 M, _
郭可江在他的蔬菜大棚里劳作
" n1 V1 s2 p" ?& q- J 见习记者 朱建豪 文图
- G* ~' ` J/ H! O1 v 阅读提示
) ~: n" z* c' k( z; q8 E# a 29岁的小伙郭可江在范县甚至濮阳可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2004年,家境贫困的他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然而,郭可江的惊人之举还不止于此,大学毕业三年后,他放弃在北京的优越工作,回乡种起了蔬菜,当上了农民,再次轰动一方。如今,他种地种出了名堂,成了远近闻名的年轻富翁。1 g. p/ r$ m! W) Q
创实业0 {6 s' o7 u: T _5 P
农场蔬菜直供北京,29岁的他让村民开了眼; w! d) I9 k' i; B$ J T6 ^
大片的蔬菜大棚、成群的鸡鸭、满圈的猪崽……这是一个集蔬菜、花木、水果等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工厂。但在一年多前,这里仅是一片普通的稻田。9 J6 I. U g# e7 L B5 W1 Y3 t
这片现代农场,是2011年3月由范县付金堤村郭可江创办的专业合作社。除了蔬菜大棚和养猪场,郭可江还培植景观树和樱桃、苹果、梨等果树2000多棵。他还在自己的农场里推广“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他的种地模式让祖辈务农的村民开了眼。
' N7 k# O4 G3 h: G/ G5 T$ t 据了解,郭可江在北京海淀、丰台、朝阳等地区设立了四个有机蔬菜销售点,农产品直接用货车送到销售点,不愁销路。他还在北京注册开通了网站,创立自己的“老家菜园”品牌,还请《西游记》中沙僧的扮演者担任形象代言人。
& M1 U3 ]" P ~: _0 v0 t 如今,这个年仅29岁的小伙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千万富翁。1 m. B2 J. W2 t+ \3 z8 S0 {) D
写传奇
: }2 ^& x) X, M& T# j 当年高考一举成名,回乡种菜再次轰动4 V6 l9 a$ F* L5 r7 }: @. J w0 M" w
郭可江的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虽然家境不富裕,仍坚持将三个子女送进学校。郭可江上高二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里顿时没了顶梁柱。郭可江多次要求退学,但都遭到母亲反对。“家里就指着可江上学出个名堂,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出来啊!”郭可江的母亲说。; F3 s5 s* V7 |1 `5 I, ^; P w
郭可江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2004年,他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成了县里的名人。
: U0 Z* [; Y- e4 _1 W) N; x E6 E 2008年,上了四年大学的郭可江毕业了,进入兴业银行做了一名理财规划师,平时还做股票操盘手。工作三年后,郭可江突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选择——回老家种地。
+ d8 j Q5 H6 Q7 n0 N1 Z “我这一辈子奔的就是盼望他能跳出农村,到城市生活,他突然说要回老家种地,我当然不同意了!”郭可江的母亲对儿子的决定十分不理解,但因儿子的坚持,只好无奈地同意。
& v; j' F8 s( h& k: m “回到老家后,村里说啥的都有,反正都是不理解。”郭可江回忆说,“不管大家怎么说吧,我有想法了我就要坚持干下去。”& [9 N9 ]0 p" H! r
谈心结" v, a1 P- q6 ?0 F$ F Q4 i
“生产安全放心的蔬菜难道很难吗?”
* S1 \1 Q3 Y R “生产安全放心的蔬菜难道很难吗?”谈起为何突然放弃在北京的工作,郭可江告诉记者,大学期间经常有媒体报道“毒豆芽”、“毒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他感觉到生产安全蔬菜有巨大的市场,也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曾得到在京范县老乡的资助,他产生了回乡创业带富家乡的想法。
8 b) E' b+ V% N' q# j. h; V; g/ E 郭可江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对蔬菜的生产技术了解不够,他专门到山东寿光聘请了两名农技专家来指导种植蔬菜。通过借钱贷款等方式,郭可江在农场里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今他的农场已经超过1000亩,年产蔬菜400吨,还建成了垂钓园、游泳池、餐饮娱乐中心,搞起了生态农业观光园。一年多的艰苦创业让郭可江生出了不少白头发,但他觉得很值得。
# E6 Q8 G2 L/ X, m6 L. r# w “我们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样种地的,不打农药不撒化肥,只上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质量好,销路也好。”郭可江所在的付金堤村村民们说,“这孩子有想法,敢想敢干,我们也愿意跟他干。”' g* g/ H. t8 K+ v+ X. {
如今,郭可江的农场有150名村民上班,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入。而郭可江的蔬菜每卖出一箱,他都会从中抽出一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也被传为佳话。
5 K, n" t! R4 V2 F! x(大河报)
* U c. i/ G6 N
|
|